價格:聯系客服報價
上課方式:公開課/內訓/總裁班課程 時間上課時間:2天
授課對象:政府機關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國企中高層管理干部、民營企業主要負責人
授課講師:宋逸之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十九屆五中全會的“十四五”規劃都是黨中央決策層基于當前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內外部環境和未來發展目標作出的系統性部署,要深刻理解其中內涵和洞察其中機會,需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階段性的疫情沖擊和長期性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是中國宏觀經濟決策的重要外部變量,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宋逸之博士構建了一套獨特且簡單科學的“政治視點-產業視角-全球視野“分析框架:“脫離政治視點談經濟,猶如瞎子摸象;脫離產業視角談經濟,猶如隔靴搔癢;脫離全球視野談經濟,猶如井底觀天“,跨界融合歷史、社會、技術、人文等要素,將看似龐雜的信息納入更為寬廣的時間和空間維度,既有站位高遠的宏觀分析,又有細致入微的微觀分析,使得課程”有料、有趣、有用“,幫助學員提高認知、開拓視野、強化素養、掌握方法。
第一講: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秩序的轉型與重塑 一、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從公共衛生危機到經濟政治危機 1. 全球經濟在疫情下沖擊下陷入深度衰退 2. 保護主義疊加疫情沖擊,全球貿易失速 3. 發達經濟體推行史無前例的超寬松貨幣政策 4. 疫情加快全球經濟金融格局調整 二、二戰后的全球經濟政治秩序與博弈 1. 美國二戰后崛起的背景、成因與影響 2. 二戰后世界經濟格局演變三階段 3. IMF/WB/WTO構建世界經濟體系 4. 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霸權的開始 三、金融危機后的國際經濟格局 1. 西方的動搖與東方的上位 2. 蝴蝶效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存 3. “逆全球化”挑戰 4. 美國重返亞太再平衡與TPP背后的世界貿易規則重塑 5. 復雜形勢中的中國角色轉變 四、百年未有之政治變局 1. 本質:國際秩序轉型與原因 2. 第二波全球化浪潮及世界格局重塑 3. 全球政治格局:1VS3 的“斗地主” 4. 中美關系三階段:從合作到遏制 5. 特朗普沖擊與世界經濟政治政策拐點 6. 未來判斷:十大趨勢 [收益]全面精練了解近70多年世界政治經濟秩序的形成與變化,理解其背后的決定因素和演變路徑。 第二講:中美博弈與走勢研判 一、中美表層博弈:貿易之爭 1. 貿易順差導致的中美失衡 2. 貿易戰的背后:產業鏈從互補到沖突 3. 中美生產要素差異與產業對比 二、中美中層博弈:老大之爭 1. 工業:工業化4.0 與中國全賽道優秀選手 2. 科技戰的對決:5G與華為有多么重要 3. 金融:人民幣國際化、SWIFT與CIPS、數字化貨幣DCEP 4. 軍事:工業效率支撐下的崛起 5. 中美博弈的其他角斗場:香港/臺灣/中?。r半島 三、中美底層博弈:體制之爭 (1)美國的起源與體制構建 (2)從美蘇對抗看效率比較 (3)十九屆四中全會開辟“中國之治”新境界: 國家治理能力構建與輸出 (4)中國國企與民企的角色擔當 四、中美關系走向研判 (1)中美脫鉤結果預演與反推 (2)終局:修昔底德陷阱? (3)應對:和而備破 [收益]了解中美關系的發展歷史淵源及角色變化背后的結構性力量,梳理當前中美博弈的不同表現和本質。 第三講:中國復興與中長期戰略抓手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向:體制優勢發揮 1. 體制優勢的理論基點 2. 雙輪驅動:市場+市長 3. 國家治理體系構建與治理能力強化 二、內循環:未來5年的主導核心詞 1. WTO后外循環的得與失 (1)最大受益者:高賣低買 (2)壞處:出讓權利+失去科技能力 2. 啟動內循環的直接原因:過剩產能無法通過外部市場消化 (1)借鑒1:德國消化過剩產能:軍工+海外打劫 (2)借鑒2:美國消化過剩產能:中產階級+國轉民 (3)內卷化=低層次循環 3. 內循環不等于閉關鎖國 (1)內循環目標:窮人國家補,富人國內花;科技要突破,進口要替代。 (2)內循環核心:短期靠轉移,長期靠科技 4. 內循環3條主線及機會 (1)消費內循環:消費回補+境外消費回流+消費升級 (2)科技內循環:半導體+生物醫藥+云計算 (3)周期內循環:軍工+建筑材料 5. 內循環主要戰略舉措: (1)資源穩定:加強糧食、能源生產 (2)國防穩定:加強軍工、重工建設 (3)金融穩定:加強外匯、黃金控制 (4)科技補短:關鍵產業鏈關鍵環節大規模國產替代 案例:華為“南泥灣項目”和“塔山計劃” (5)轉移需求:擴大內需消費 (6)轉移重心:從沿海到內陸 案例:喀什的戰略定位 三、 抓手1:產業升級——制造業升級與新興數字技術 1. 基于全球價值鏈的產業安全:國內與全球視角 2. 制造立國:中國制造2025 3. 新經濟、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 四、抓手2:區域增長極打造——3+X 1. 從京津冀到雄安新區 2. 從長三角到長三角一體化 3. 從珠三角到粵港澳大灣區 4. 西部大開發:制造業的新“三線建設” 5. 成渝+長江中游+黃河流域城市群 五、抓手3:一帶一路”與自貿區——全面開放之“走出去”與“請進來” 1. “一帶一路”倡議:國運30年 2. 兩種自貿區:18個FTZ和18個FTA 3. 海南自貿港:服務業的新“三線建設” [收益]結構化掌握中國應對百年變局和國際政治關系變化,以及中國實現遠景目標的戰略舉措。 第四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主要內容解讀 一、 總目標 1. 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2. 努力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3. 堅持擴大內需戰略 4. 強化科技戰略支撐 二、總要求 1. 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2. 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3. 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 4. 要用好寶貴時間窗口,集中精力推進改革創新,以高質量發展為“十四五”開好局 三、重點工作與任務 1. 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2. 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3.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 4. 全面推進改革開放 5. 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 6. 強化反壟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 7. 解決好大城市住房突出問題 8.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 [收益]透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內容和部署,傳遞出明確的政策信號以及來年宏觀經濟政策主線,讀懂中國經濟發展新航向和發展機遇。 第五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主要內容解讀 一、“十四五”規劃解決的關鍵問題與主線 1. 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發展 (1)弱化經濟增長速度的背后 (2)結構性與體制性問題的突破 (3)強刺激后的系統性風險防范 (4)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 2. 從要素、投資驅動到創新驅動 (1)要素驅動的底層邏輯改變 (2)貨幣強刺激的失靈 (3)“房住不炒”與房地產長效機制 (4)中國產業升級的價值鏈表現 (5)動力:新興數字技術和產業數字化 (6)中美科技爭奪焦點與中國反遏制應對 3. 從供給側改革到“雙循環”戰略 (1)戰略基點:擴大內需 (2)戰略支撐:科技自立自強 (3)兩個市場與兩種資源的新邏輯 (4)內循環目標與關鍵舉措 (5)內循環三條主線與機會 二、規劃內容精解 1. 沒有“驚喜”:時間、內容、目標、人事 2. 富有“新意”:目標設定、“四個全面”、創新核心 3. 富有“特色”:變與不變、延續性、穩定性 三、對比“十三五”:7大不一樣 1. 定位 2. 時代特征 3. 目標設定 4. 發展理念 5. 重要戰略 6. 改革思路 7. 產業方向 四、戰略基點和實施路徑 1. 核心:創新驅動、內生增長、深化改革、綠色發展 2. 需求側 (1)消費: 馬車核心驅動力 (2)投資:從“鐵公基“到”ABCD“ (3)出口:全面開放+構建全球貿易分工新體系 3. 供給側 (1)土地要素 (2)資本要素 (3)勞動力要素 (4)技術要素 (5)數據要素 五、“十四五”規劃的新改革與開放 1. 新改革焦點:高水平市場體制 (1)要素市場化深化改革 (2)市場主體活力激發 (3)“放管服”與“三張清單” (4)“管資本”的國企改革 (5)農村深化改革 (6)結構性人口危機應對戰略 2. 新開放重點:高水平對外開放 (1)“一帶一路”:一石五鳥關乎國運30年 (2)自貿區:從制度紅利到普惠政策 (3)深圳的新使命與新征程 (4)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 [收益]深度剖析“十四五“規劃的背景與重大意義,準確把脈國家未來5年乃至15年發展目標、發展路線和重大戰略舉措,從而做到順勢而為。 第六講:2021宏觀經濟形勢研判與產業機會 一、 2020回顧:中國的“熬”與西方的“熬” 1.疫情對經濟的雙向影響 2. 六穩與六保的邏輯與抓手 3. 中國是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二、特殊2021及背后內涵 1. “十四五”開局之年 2. “兩個一百年”目標的歷史交匯期 3. 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三、2021經濟增速預測與宏觀政策 1. 有望持續復蘇:7-8% 2. 宏觀政策正?;?3. 消費引領增長 4. 投資活力將被進一步激發 四、2021年三大風險點 1. 美國兩黨已達成對華強硬共識,聯合盟友制衡中國 2. 疫情形勢仍存在反復風險 3. 流動邊際收緊,謹防觸發重大金融風險 五、中國經濟疫情下半場怎么走 1. 做好繼續打硬仗的準備 2. 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 3. 以有效投資拉動相關產業發展 六、產業機會1——基建板塊:從鐵公基到ABCD 1. 紅利背景:數字化基礎設施、新型城鎮化、鄉村振興 2. 機會識別:科技領域的基礎設施、民生領域的基礎設施、制度領域的基礎設施 3. 切入方式:建設運營/資源整合/合資合作 七、產業機會2——科技板塊:雙循環戰略的關鍵支點 1. 紅利背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 2. 機會識別:新需求、新技術、新模式 3. 切入方式:股權投資/金融嵌入/上下游整合 八、產業機會3——消費板塊:最大單一消費市場的“美好生活” 1. 紅利背景: 內需馬車主驅動、房主不炒、需求側管理 2. 機會識別:文創旅游、居家養老、新場景業態 3. 切入方式:股權投資/資源變現/國民混合 [收益]研判2021 年宏觀形勢和政策動態,基于產業發展規律和政策趨勢,全面理解幾大產業領域的未來發展趨勢及階段性政策紅利,把握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