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在國民經濟體系中起著核心和樞紐作用,同時也是發生貪污、賄賂、挪用公款等職務犯罪的高發行業之一,使金融安全運轉面臨著嚴峻的形勢。伴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金融犯罪不斷出現新動向,并具有基層發案率高、非法放貸、智能型、合伙作案、攜款潛逃、連續作案、主動犯案等七大極具行業特色的犯罪特點;犯罪形式主要是利用銀行貸款、儲蓄、結算、信用卡等各個環節來實施職務犯罪,具有顯著的行業特色。金融系統職務犯罪發生的原因和條件是復雜的、多方面的,主要是金融體制改革尚未到位,金融運行機制缺乏規范,金融環境尚未真正形成,金融部門工作人員思想上出現偏差等,諸多因素糅合到一起,導致金融職務犯罪不斷地產生。新形勢下如何切實有效地防范金融職務犯罪,一要加強對金融系統干部職工的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二要加強金融系統內部的監督和管理;三要加大對金融犯罪的打擊力度;四要強化檢察機關在金融系統的職務犯罪預防工作。只有切實加強對金融系統職務犯罪的有效預防,努力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金融腐敗,才能達到減少和預防金融系統職務犯罪發生的目的。 提高銀行員工的職業道德素養是我國金融業健康有序發展的基礎。俗話說:千里之堤毀于蟻穴,面對負責的社會環境以及形形色色的誘惑,一方面要加強對員工職業道德教育,提升員工的思想境界,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提高全體員工廉潔自律的自覺性,在銀行內部形成一種“講廉潔、拒腐蝕、守法紀、比貢獻”的風氣;另一方面加強對員工職業行為的規范,一切按規章制度辦事,講紀律,重合規,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無私奉獻精神,使員工愛崗敬業,勤勉盡職,維護銀行良好的社會形象。從近年來銀行發生的各種經濟案件來看,大都是銀行從業人員理想信念喪失,職業道德不保,從一點點小恩惠開始滑向深淵,不能自拔甚至走向犯罪,嚴重損害了銀行的聲譽及形象,也葬送了自身的前程,為此要警鐘長鳴,防范于未然。遏制金融系統職務犯罪的發生,對于穩定金融秩序、穩定社會經濟秩序及穩定政治秩序顯得特別重要。
● 提升員工的職業操守和職業道德標準; ● 通過大量案例的分享,加強思想意識和法制觀念,筑牢風險防控防線; ● 強化金融從業人員的廉政自律。
課程導入:視頻案例《人民的名義-副行長歐陽菁受賄罪被抓》 思考:歐陽菁因受賄罪被抓的三點疑問 第一講:違法犯罪與金融職務違法犯罪概述 1. 犯罪和職務犯罪的概念界定 2. 國家工作人員的定義 思考:銀行的勞務派遣工算國家工作人員嗎? 3、從事公務的定義 思考:從金融業職務犯罪的案例來看,哪些職位/崗位的犯罪比例比較高? 第二講:銀行工作中職務犯罪的類型及法律適用 1. 《銀行業金融機構從業人員職業行為指引》要點解讀 1)從業人員職業行為 2)關鍵崗位從業人員職業行為 2. 銀監會嚴打銀行違規的相應措施 1)罰款+問責 2)銀行從業人員黑名單和灰名單 案例分析:《上海銀行業從業人員處罰信息系統》 3、職務犯罪的類型 思考:銀行系統中,哪三三類犯罪類型的案件比例相對比較高? 視頻案例:一個金融專家的墮落 1) 貪污罪 案例:國開行的副行長王益 2) 私分國有資產罪 3) 挪用公款罪 案例:中國人民銀行馮強 4) 受賄罪 案例:貴州信用社信貸員 5) 濫用職權罪 6) 玩忽職守罪 第三講:銀行業違法犯罪案例警示 案例:銀行業近幾年犯罪的特性總結 1、 案例:金融高官中國銀監會“首虎”楊家才受賄案受賄案宣判!16年+罰金200萬 案例思考與討論 2、案例:被聘半年被查,民生銀行CIO林曉軒涉嫌嚴重受賄 案例思考與討論 3、 案例:恒豐銀行原董事長姜喜運等受審:被控轉移銀行股份合7.5億 案例思考 第四講:培養員工良好的職業道德 1、 培養員工的職業道德是合規文化的內在要求 2、 人人合規是培養合規團隊的前提 3、 職業道德素養提升是人人合規的核心 4、 職業道德的內含 分組討論:廉政文化建設的實施措施 第五講:銀行業廉政思考 思考:金融業:人品VS智力 1、 內外勾結 2、 員工流失率 3、 視頻案例:人民的名義:李達康了解歐陽菁受賄,王大路說地方銀行貸款有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