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背景: 研究顯示:新員工常常在入職6個月到1年的時間內出現離職高峰,究其原因主要是職場適應不良,新員工的留存率會直接影響企業人才的流失及招聘培養成本的損失。 一般來說,新員工入職1年內產生的適應不良反應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角色適應不良。從學校人到職場人的角色轉換有頓挫感,需要清楚職場本質以及職業不同發展階段的策略; 2、心態適應不良。職場中妥善處理與工作、與領導、與同事、與自己的關系,抱持陽光心態,修煉職業化水平; 3、需求適應不良。0-3個月,新員工需要在工作中融入,明確要求很重要。3個月到半年,新員工需要成長,從規范化-流程化-標準化-規模化,清晰自己的發展方向。半年到1年,新員工需要規劃,系統的角度看待自己以及職業收益。 本課程旨在幫助新員工完成學校人到職場人的適應轉變,從角色、心態、職業規劃的角度提升新員工的職業化水平,管理員工對自己對組織的期待,最終達到讓新員工“留下來,好好干”的效果。
組織側: ●人才留存:讓新鮮血液為組織活力注入與時俱進的能量,組織可以建立選人、用人、留人的完善機制,做人才培養全生命周期管理; ●助推業務:激活新員工內驅力,倡導積極正向的職業道德風尚,讓職業化、忠誠度助力業務的達成,助推組織績效的達標; ●人才梯隊:代際培養梯隊搭建,避免出現人才斷層,阻礙組織的健康發展,讓真正有想法的年輕一代可以“留下來、好好干、共發展”。 學員側: ●意識到學校人與職場人在要求與回饋方式的顯著差異,有方向有指引的實現華麗轉身; ●意識到人與職場的交換關系本質,拿你有的換你要的,你想要的是用你有的換來的,前提是得職業愿意跟你換; ●描述出應對職場各種關系,成熟度較高的職業化5大表現; ●運用0-3個月的新人融入原則及方法,完成團隊融入; ●描述出成長4步驟,制定出新人3-6個月成長計劃; ●描述出新人職業規劃的4維度,擬寫新人入職1年為自己初擬的未來簡歷。
第一講:角色適應——學校人到職場人 一、人職匹配模型 1. 從學校人到職場人的變化 小組討論:從學校人到職場人的要求與回饋差異 2. 匹配論看人職發展,為成長找辦法 1)能力與欲望要匹配 2)成長與發展要匹配 二、職業階段發展策略 1. 職業前期策略 ——能力為導向讓企業滿意 方式:外環策略——能干什么干什么 對比:消費性學習VS投資性學習 案例:焦慮的程序猿 2. 職業中期策略 ——以需求為導向讓自己滿意 方式:內環策略——為想做什么做準備 要點:長存職業好奇心 案例:挖煤-廚子-司機的職業轉換 3. 職業后期策略 ——動態平衡不斷調整 方式:內外兼修——外環生存內環發展 要點:終身學習不被替代 案例:公司前臺到人力資源的華麗轉身 第二講:心態適應——關系中的職業化 一、心智模式對一個人的影響 案例:幸運兒與倒霉蛋兒的心智模式 1. 信息搜集:你永遠只能看到真實世界中你想看到的那一部分 ——偏好與預設 2. 信息加工:我們都是按照過去的經驗和記憶加工信息,構建屬于自己的獨特世界 ——投射 要點:事物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意義是人賦予的 方法:ABC認知行為療法 3. 信息反饋:形成固著的觀念,對此堅信不疑,產生相應的情緒和行為,最終活出不一樣的人生 工具:ABC自我覺察練習表 現場練習:小組練習分享轉念經驗 二、關系中的職業化 1. 與工作的關系 1)不喜歡——漂泊者VS航行者 2)嫌事多,嫌錢少——受害者VS掌控者 3)你在為誰工作? 案例:《羚羊為什么奔跑?》 討論:你工作的意義價值感是什么? 2. 與領導的關系 ——別拿職場當家,別拿領導當媽 案例:大學畢業一年換了7份工作的女孩 3. 與同事的關系 1)不能相親相愛,我們和平共處 保持舒適的距離和邊界很重要:接近而不相交 2)承認自己的不如人之處 4. 與自己的關系 1)不要羨慕別人,勇敢做自己 視頻:《小小手》 2)客觀而堅定的自我尊重 案例:太陽法則 第三講:需求適應——需求與要求對接 一、0-3個月——融入 1. 企業要求矩陣 1)組織要求 顯性:企業文化/規章制度 隱性:職業化/默認要求 2)崗位要求 顯性:崗位說明書/KPI 隱性:才干品格/氣質類型 3)領導要求 顯性:工作任務布置 隱性:領導行為風格 2. 新人融入三板斧 第一板斧:做中學 第二板斧:勤溝通 第三板斧:找標桿 二、3-6個月——成長 1. 消費型成長VS投資型成長 案例:你為什么學了這么多年英語,仍然學不會? 2. 成長金字塔 ——自我評價→朋友評價→領導評價→市場評價 3. 工作成長四階段 ——規范化→流程化→標準化→規模化 自我評估:大部分的工作在哪個階段? 練習:兩兩分享 三、6-12個月——規劃 1. 生涯四度 1)高度 2)深度 3)寬度 4)溫度 工具:生涯四度評分表 現場練習:為我的生涯四度評分(現在VS未來) 2. 職業收益=錢+發展空間+情感 ——不同職業的收益絕對值總和是不一樣的 視頻《阿凡達》 課程回顧總結+行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