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若華-高級工程師(副高級職稱-電子與通信) 武漢大學碩士 行動學習催化師/人才測評師/數字學習設計師(DDI認證) 曾任: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央企)丨COE 人才發展專家 曾任:烽火科技集團(央企)烽火學院丨培訓經理、內訓師項目經理 曾任: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央企)丨研發工程師 產品經理
課程背景: 企業內訓課程開發要以企業的業務場景為核心,應該從業務中來,到業務中去。然而, 在內訓師課程開發的過程中,組織普遍存在著諸如“重視課程的設計而輕視課題的選擇”、“重 視內訓師的技巧而輕視課程的質量”、“重視內訓師的培養而輕視知識的轉化”等諸多本末倒 置的問題,讓企業內訓課程的開發難以達到期望的效果。 同時,作為內訓師構成主體的企業內部關鍵崗位的專家、管理者,因為在組織內存在大 量技術開發和管理等本職工作,難以騰出更多時間去打磨和迭代已開發的課程,造成了企業 內部學員學習意愿的降低,知識資源的浪費。 課程開發的實質就是產品的開發,本次課程使學員能夠像產品經理設計產品一樣,將自 有課程的設計與開發看作產品的開發;以產品開發的形式、課程開發為內核,將產品經理進 行產品開發的思想和課程開發的 ADDIE 模型相結合,把學員的課程開發作為典型任務貫穿整 個課程,邊學習邊練習邊交付,在培訓中完成精品課程的設計。
授課對象:企業新任內訓師
課程背景: 為什么很多公司組織經營運作多年,但能沉淀下來的東西非常有限?為什么許多工作都是一遍遍做,錯誤卻一遍遍犯?為什么關鍵崗位員工離職后工作無法順利開展?為什么公司伴隨著領軍人物、優秀管理者的退休,幾十年的崗位經驗、一個行業一個領域的實踐積淀也一并退休了,而企業新人卻總要從零做起…… 隨著競爭環境越來越細分,越來越多的公司企業在各自領域贏得競爭優勢,這些公司也意識到崗位經驗對競爭優勢保持的重要性,有的公司已經開始通過建立知識庫來界定崗位職責、建立技術體系、梳理業務流程、確定服務標準,但這些工作和實際業務卻像兩條平行線,所以只有與業務場景緊密結合,找準切入點,正確定位,這樣才能體現價值。 每個公司就像一座都擁有自己獨特的“富礦”的礦場,本次課程通過經驗萃取和案例開發兩個模塊的學習,幫助企業將內部業務專家,經驗豐富的管理骨干培訓成各個業務條線的萃取師,再將知識,技能,經驗萃取成不同形式的成果,并通過成果的應用,實現了企業“礦藏”的傳承,為企業保持持續競爭優勢打下基礎。
授課對象:企業內訓師、促動師、各業務部門經驗萃取的各級員工、專家、管理者
課程背景: 內訓師的授課技巧和課程演繹能力是內訓師傳播企業知識經驗的重要方式,也是內訓師的關鍵技能和必備素質,是企業學員將培訓所學知識轉化為行為績效的起點,從而幫助企業將行為績效轉化為組織績效,實現組織的戰略。 然而,目前的現狀是對企業和培訓師這個部分的認知存在著兩個極端;一方面,有部分培訓師過多追求授課技巧的專業性,給內訓師培養帶來負擔;另一方面也造成部分的組織認為授課技巧和課程演繹是表面功夫,徒有其表,不如直接講干貨更有意義。 這種情況也給即將成為內訓師的學員帶來了一定的困惑,在組織內外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自己究竟該花多少時間和精力在這個部分進行學習和訓練?學習哪些內容才能達到學習成本最低,效用最優? 本課程從內訓師團隊建設路徑和內訓師能力模型為整體出發,結合內訓師的課程開設計與開發的偏理性課程內容,圍繞培訓的“場域”構建的主線,以“美”為主要表現形式,為企業和學員設計教學內容,從而,形成幫助企業進行企業知識經驗的傳播,幫助學員進行知識學習和行為化轉化,最終實現組織績效的提升。
授課對象:企業認證內訓師
課程開發、微課設計與開發、培訓項目設計、經驗萃取、內訓師培養、案例萃取、授課技巧等
擅長領域:課程開發、微課設計與開發、培訓項目設計、經驗萃取、內訓師培養、案例萃取、授課技巧等